国内安全公司奇虎360为了让自己的“门牌号码”更加国际化,花费近亿元收购了360.com域名,而之前,360一直使用的是360.cn这一国家级域名。无独有偶,此前小米也曾以创国内域名价格交易记录的2230万元收购了mi.com域名。 360、小米等公司一掷千金购买“门牌号码”的壮举看上去很风光,不过故事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公司之前对域名重视不足,导致不得不高价回收的无奈。 中国互联网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,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,那时国际的通用域名是“.com”,这个域名也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一级域名。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前,大量好听、易记、个性、识别性强的域名被抢注。今年的中文域名注册开放首日,苹果、红牛、微软、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公司,更是罕见的集体抢注了“.我爱你”域名。同时,大陆及港澳台一线明星的个人名字也几乎被抢注一空。 这些域名被抢注后,回收代价是巨大的。中关村在线在成立十年之后,回购ZOL.COM域名的花费超过百万元,而抢注一个域名的花费不过几百元而已。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4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6.49亿,互联网普及率为47.9%。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从互联网获取信息,而域名作为重要的入口标识,争夺和保护变得空前激烈。微博当年刚开始流行时,QQ微博、新浪微博分庭抗礼、难分彼此,网易微博和搜狐微博也是人气爆棚,但weibo.com被新浪收购之后,效果立竿见影。不久之后,在人们的意识中,新浪微博成为了“正统”。 域名本是互联网上的电子地址,不是商标,也不是现实企业的名称。但是,域名在全世界具有惟一性,域名作为进入网站或虚拟企业的惟一路径,一个域名一旦注册,其他任何机构就不能再注册相同的域名。这样,就使域名实际上与商标、企业标识物有了相类似的意义。也因此有人把域名喻为“网络商标”,它不再仅仅是个“门牌号码”,而是一种信息社会的新型无形财产。 小米、360等公司花天价买域名,从品牌建设和发展角度来看无可厚非,并且还很有必要。不过,并不是所有域名都具有商业价值,域名的价值与企业、个人等的知名度挂钩,如腾讯刚“出道”时由于名气不够响亮,收购qq.com域名的价格不过11万美元。因此,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应该具有互联网意识和品牌意识,积极注册或购买域名;否则,成名之后的回购代价将会呈几何倍增长。 来源:新华
|